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花一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确实如此。在日常工作中,你会发现普通人会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纠缠不清,而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总能迅速洞察事物背后的本质,在一团乱麻中迅速地抽丝剥茧,瞬间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你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那么,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锻炼自己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呢?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你先要明白两个概念:
现象、本质。
什么是“现象”?
简单说来,就是你看见的东西。一件事物呈现在你面前,你眼睛看见的,内心感受到的样子,就是现象。
一颗苹果落地了,这是“现象”;一只鸟飞过了树林,这是“现象”。
一家企业里,管理没有效率、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等等,这是“现象”;组织架构做了什么样的调整,新增了什么部门,裁撤了什么部门,这是“现象”;一个团队中,员工是什么状态,有什么业绩成果,这些也是“现象”。
什么是“本质”?
本质,其实就是你深度思考的东西,你要扒开包裹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看见其最内核的地方。
艾菲在《直击本质》这本书里,把“本质”概括为了三件事,分别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举个例子,苹果落地,为什么落地?这当中存在着什么原理;飞鸟过林,为什么鸟能飞而人不能飞?它的翅膀、身体结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当你思考到这些层面,就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了。
再比如,一家公司新增了平台部,那你应该看到这家公司想要打造技术平台的雄心;增加了组织部,这说明了公司要管理人效了,重视提升人的能力。组织架构调整的背后,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业务变化。
什么叫透过现象看本质?
你看见了现象,那你要去思考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找到根源,直指核心。
人与人的差距,常常来自于此。苹果落地,别人只看见了现象,但牛顿洞察了本质,所以能发现万有引力;飞鸟过林,别人只看见鸟在飞,没有深度去思考,而莱特兄弟洞察了本质,所以发明了飞机。
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公司的决策者,你一定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你不能只看见问题的表象,点对点地解决问题,而是要看见“冰山下面”的东西,从源头解决问题。
一个员工工作没有动力,就一定是因为他懒散么?你要更深层次的看问题,是不是因为激励不到位,或者有其他什么原因。
一个团队都没有激情,工作没有动力,是管理者的问题呢,还是公司的文化出了问题?你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下去,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
如何训练“看本质”的能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很重要,那怎么来训练“看本质”的能力呢?我认为有三个重要方面:
1、拓展认知的边界
为什么很多人看不透事物的本质?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认知水平达不到,这个事情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他怎么能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
心理学上有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叫做“达克效应”,意思是说越没能力的人,越认不清自己,越盲目自信。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低,他的想法就越单一,越缺乏判断力,他的目光越短浅,越难以洞察事物的本质。
所以,你首先要解决“知道”的问题,拓展你的认知边界。知识的欠缺、经验的匮乏,都会影响你的认知水平。
2、锻炼系统化思维
系统化思维是洞察事物本质的重要能力。
什么是系统化思维?
系统化思维是指你在看问题的时候,不能割裂地看问题,要鸟瞰全局,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象,还要看到了背后的联系。
怎么来锻炼系统化思维呢?你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修炼:
第一个维度,结构化地看问题。因为结构化思维本身就是系统化思维的一部分。
第二个维度,站在全局看问题。局部和整体之间,很容易发生断裂。
举个例子,你是研发部门的老大,你认为自己很牛,研发出惊艳的产品,但是你看生产部门,认为他们没什么技术含量,销售部门只是卖产品的。认为客服部门多余,管理部门全是官僚。站在全局看问题,才能看得长远,看得深刻。
第三个维度,站在未来看问题。系统化思维的动态、变化的,不要陷入经验主义,你一定要站在未来看问题。
3、不断地刻意练习
能力一定是练出来的,你要想提升自己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便要不断地进行刻意练习。
怎么练习呢?很简单,遇到问题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团队工作没有激情,为什么没有激情,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激励出了问题,还是公司文化出了问题?每当你多问一个为什么时,你就往事物的本质更近了一步。
顶尖高手,都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何锻炼自己“看本质”的能力?你要不断拓展认知边界,提升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你要培养系统化的思维,要看见事物背后的联系;你还要习惯性地问问题,不断地进行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