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来,全国水泥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尤其是进入8月份市场旺季后,水泥价格保持了与往年相同的、规律性的较快上涨势头。所不同的价格涨幅比往年有所拉高。中国水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水泥平均市场价格从年初2月份327元/吨上涨至12月份初的392元/吨(不含西藏),年末比年初涨幅近20%。虽然全国水泥价格涨幅不大,但不同地区供求关系出现较大差异,尤其是少数个别地区价格短期间涨幅较大,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一、今年全国水泥价格仍处于合理水平
从水泥价格历史走势、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实际成交价以及与钢铁煤炭价格涨幅来分析比较,可以认为,当前的水泥价格依旧处于合理区间。
一是目前的价格并非是历史新高。从2010年至今的全国水泥价格历史走势来看,今年12月初全国水泥价格392元/吨,只处于历史中游偏上水平,2010年和2011年同期水泥价格均超过430元/吨。与我们周边国家水泥价格多数在70-100美金相比,并不高。
二是大部分地区价涨量降。近期以华东为代表的部分地区价格快速上涨,但实际成交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企业更多是通过“以价补量”的方式,获取合理收入以分摊全年财务成本。以10月份为例,虽然10月份价格环比9月份涨3%,但收入环比9月份下降12.5%。10月份单位产品利润仅为90亿元,低于2010年 2011年和2013年同期指标。
三是企业实际成交价格低于现货价格。12月初的392元的价格只是市场现货价,并非企业完全成交价。去年和今年初许多大企业与国家重点工程签订的供货价远低于目前的现货报价,要按招标合同价供货,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因此,国家的重点工程用水泥并非是现货价。
四是全国水泥价格在区域表现不均衡,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价位依旧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效益更是无从谈起,部分地区还处于盈亏边缘,甚至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五是将三大传统产业价格上涨情况比较。从2016年12月初到今年12月初,螺纹钢同比上涨139%,煤炭同比上涨57%,水泥同比上涨18%。三大传统产业价格上涨的背景应该是基本相同的,目前上涨幅度还低于其他传统产业。
二、成本大幅增加和部分地区供需平衡失调导致价格呈上涨趋势
今年水泥价格的高位增长有企业原燃材料、环保治理投入的成本因素,也有部分地区环保督查中地方政府强制企业停产带来的供需平衡失调的叠加因素。
1、今年煤炭(2017年动力煤价格连续回升,10月价格创年内新高)、石灰石开采(加大矿山治理力度)以及运输成本(多地区为保障空气质量限制运输)继续提升,水泥企业生产和销售成本大幅增加,相对价格的上涨也是要为了成本的摊销。
近两年,政府转变经济发展的理念,对企业的环保达标要求越来越高,今年多数企业在环保和科技方面投入加大。面对市场需求的逐年下降趋势,多数企业也加大了产业链延伸的项目投资,企业财务成本也逐年增大。适当的提高水泥价格既有利于冲抵成本增加,也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历史上首次的环保督察对地方政府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督查期间,企业几乎全面停产,地方政府为控制全年排放总量指标,也要求企业停产,致使库存下降,供货紧张,价格自然上涨,尤其是局部地区阶段性的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最明显的是“2+26”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环境治理,环保超标治理,节能因素以及重要活动会议,正好叠加水泥需求旺季,导致局部地区的供需失衡,价格出现阶段性、局部的较快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3、水泥错峰生产并不直接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因素。水泥错峰生产从2014年就开始实行,2014和2015年水泥价格还是一个下降的过程。2016年,随着煤炭、钢铁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也就是说,制造业上游产品的价格拉升,带动了中游水泥产品的价格跟进。随着煤炭、钢铁价格的企稳,水泥价格也会停涨。
三、要确保市场供应,价格稳中有升
在短期水泥价格上涨过程中,乃至错峰生产、自律停窑期间,水泥企业必须把保障市场供应放在首位。企业要加强市场需求变化的研判,警惕局部地区价格过高带来的风险,通过跨地区熟料的调剂,满足市场供应,适当平抑价格短期上涨过高过快现象。同时要注意价格变动的频次,给市场要留有消化期。企业要加强对水泥经销和贸易商管理,抵制不实的涨价信息炒作行为。
与煤炭、钢铁行业不一样,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情况还在加剧,去产能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今年水泥价格的上涨有很大的环境叠加因素,并非常态,我们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不能以价格有上涨,得出水泥项目建设还能继续投资的判断。未来水泥市场需求总体是出于逐年下降的过程,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研究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模式,才能使行业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当然,合理的价格带来的合理的利润是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
要做到价格稳中有升,水泥企业要与下游用户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甚至构成必要的股权关系,帮助下游传递成本新增因素,促进企业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共同分享创造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