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大大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一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措施,促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政府;部署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加快制定完善负面清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定集中治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堵上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洞;批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
会议认为,简政放权是政府自身革命的“重头戏”,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必须持续推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会议确定了今年第三批简政放权措施:一是再取消和下放108项主要涉及投资、经营、就业等的审批事项,为创业兴业开路、为企业发展松绑、为扩大就业助力。二是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道路货运经营许可证核发等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壮大市场主体力量。三是取消景观设计师等68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促进职业资格规范管理,推动市场化职业水平评价。取消10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减轻企业负担。会议强调,简政放权改革仍然任重道远,要不松劲、不懈怠、重实效,防止“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聚焦地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出重拳,通过建立、规范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打造公开便捷服务平台,构建激发企业活力的长效机制,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对于行政审批继续下放,专家给予高度评价。“我觉得是为了把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因为投资项目是企业的事情,本来就该由企业自己负全责,政府增加了审批环节,自己给自己赋予了审批权,但对投资项目的成败却又不负责任,这明显是责任与权力的不对等。同时,这样做也可能由于审批影响企业决策,人为干预导致投资项目调整,造成企业投资失败,甚至否决企业投资项目导致企前期投入成本损失。无论如何,就投资项目来说,企业比政府更明白其市场前景,也能为投资项目负责。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进一步摆脱种种束缚,充分发挥市场的潜力和效力。因而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就成为追求“新常态”的重要内容。李大大总理上任时提出的“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让市场来做”,正是充公发挥市场潜力和效率的形象表述。而要发挥市场潜力和效率,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这包括,充分发挥民有经济作用,这意味着放开微观市场,放松各种市场管制,撤消市场中的很多樊篱; 也意味着政府将下放诸多权力,尤其是投资审批权力。
国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邹士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都在逐步地消退,甚至由红利逐渐转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如何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能做的主要就是如何对内搞活,进一步发挥激发制度红利。通过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不但可以解除约束当前经济主体活力的释放的紧箍咒,释放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还会有效缩短经济主体的投资周期,提升经济主体的运行效率。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改革有效堵塞传统的“改革黑洞”,将一部分人的权利关进笼子里,杜绝这部分人通过“改革黑洞”对改革红利的吞噬,将改革红利真正让位于民。
会议指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围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完善政府监管制度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开,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要求,一是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扩大开放举措,并将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二是除涉及法律修订等事项外,在全国推广包括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6项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措施。三是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会议要求抓紧制定新设自贸园区具体方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规定。
近期,关于第二批自贸区名单不胫而走,天津、福建与广东的入选可能性成为一大悬念。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当于同时确认了三者的资格。点评专家认为,这是对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标志着自贸区扩围提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要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其实,自贸区可能扩围的信号早已发出。东兴发布的研报认为,深改小组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意味着自贸区扩围已箭在弦上。这也是为什么近来多地加快了申报自贸区步伐的原因。对此,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教授陈波认为,现在各地加快申报自贸区是有必要的,因为上海自贸区涉及到的只是28.7平方公里的范围。更多的试点需要尽快推开,很多地方可以做上海不能做的改革内容。“不少地方加快申报,表明了一个加快开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