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
灾区水泥市场缺口短期亟待弥补。
1、2007年四川产量6214.17万吨,企业数342家,规模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8家,272家都是年产20万吨及以下的小厂。大地震对震区的所有水泥企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立窑企业绝大多数难以恢复生产,以成都、绵阳、德阳灾区29家中小规模(多数是立窑)企业1241.66万吨计算,按80%毁损就有1000万吨缺口,再加3家大企业的短期不能生产,应该说灾区水泥市场缺口有1500万吨,区域市场的供需平衡被打破。
2、生存下来的大企业要全部恢复生产至少需要3~5个月,即使恢复生产仍有1000万吨的市场缺口。
3、从周遍地区调运灾区的水泥因长途运输势必增加水泥费用。
4、灾区内水泥企业因修复矿山、设备检修、建筑构筑物维护,加之灾区道路待修复,原燃料运输成本会提升、供电难稳定致使设备运转率降低,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5、正新建的水泥生产线因震灾会推迟投产日期。灾后重建,水泥需求迅速增长,水泥供应缺口亟待弥补。
建议:
一、应关注灾区水泥企业恢复生产中的诸多急需解决问题。
1、对灾区内尚生存的企业在环保达标的情况下可以给予生产许可证的暂缓延长。
2、对大集团从周边省份设立的水泥厂调运水泥前往灾区时交通部门可否在铁路车皮方面给予关照,以弥补大集团在灾区企业的损失。对所有运往灾区的水泥应取消路征收费。
3、为了解决灾区重建水泥缺口问题,对新上水泥项目有必要缩短审批时间,但必须严格控制产能规模、掌握投资节奏。
4、新上水泥工程在防震等级上是否要调整,急需有关部门给予明示;
5、对灾区水泥企业在税收征费等问题上给予减免政策。
二、发挥新型干法水泥优势,为灾后重建提供优质水泥产品。
灾后重建将会更加注重工程质量,高标号水泥市场看好,这将有利发挥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优势。灾区和周边水泥上市公司将有较长时间的收益。
灾区水泥生产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尤其市场缺口短期难弥补,导致今年下半年水泥价格的难免提升。处于政治和市场的因素,水泥价格大幅度提升是不可能的。
大地震使立窑企业自然淘汰,无意中加快改变了四川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也会间接影响其它省份的淘汰落后产能的决策决心。
三、震灾将迫使建筑标准、规范完善与推动优质建材产品的使用
建筑结构的“肥梁、胖柱、厚墙”或许是震后增加伤亡人数的因素之一。抗震等级的划分调整、高标号混凝土的采用、轻质墙体材料的应用、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等是建筑部门需认真研究的问题。中国的ng28南宫几经修改已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向建筑行业提供优质水泥。每年我国水泥企业按国外发达国家标准生产外销3000多万吨水泥。
四、把混凝土作为水泥企业的最终产品是有必要的。
在国外,大多是水泥企业直接向建筑商提供混凝土产品。而我国现行体制是混凝土搅拌站的建立和管理由建设部门负责,水泥行业只是间接向建筑行业提供产品。为了让混凝土搅拌站用好水泥,许多水泥企业在厂里增设混凝土试验室,混凝土的外加剂和水泥生产中的外加剂还往往出现不兼容的现象,这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醒我们,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改变对混凝土行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已势在必行。
(来源:数字水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