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水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日期:2007-03-26
 

                         一、中国水泥行业现状

  1、水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材料可以替代它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2005年我国水泥产量达9.7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42.73%。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泥行业的供求矛盾不断加剧。2005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5亿吨,而水泥生产能力已达13亿吨,产能过剩2.5亿吨。特别是落后生产能力比重仍占60%左右。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水泥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国内水泥行业快速发展。据统计,197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6524万吨,2005年的水泥产量达到10.60亿吨,我国水泥年产量净增9.95亿吨。自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1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现如今已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8%左右。水泥产量的迅速增长,从数量上已经基本满足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2、水泥产业竞争分析

  据统计,2006年10月为止,全国水泥销售总收入为2543.09亿元,同比增长25.92%。伴随产量、销售收入的稳步增长,利润总额也持续增长。全行业利润总额达到101.0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6倍。除海南、甘肃、黑龙江、广东、山西五省利润发生亏损外,其余26省、市、自治区均处于赢利状态。浙江省1-10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利润总额由-2.85亿元增至0.18亿元,增幅为110%,实现了扭亏为盈。

  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河北、云南是分列于全国累积利润总额的前六位的省市区;同期利润增幅最高的为贵州省,达到284.4%;安徽、新疆的吨水泥利润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水泥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3、玻璃业竞争分析

  国内玻璃价格走势及预测:浮法玻璃价格经过3-5月价格连续上扬在2006年6、7月份淡季相对平稳的走势后8月份略有上升(,但整体来看下半年浮法玻璃价格继续回升的势头和幅度将难如2006年上半年,且未来景气走向不容乐观,原因是产能扩张压力仍然较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平板玻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然只有0.4%,但2006年上半年新建成投产生产线就有7条,在建生产线有20条,拟建生产线仍有50多条,总能力约2.4亿重量箱,相当于去年底国内全部产能的58%),据悉,发改委正在酝酿出台对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快扩张的调控政策。

  4、水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偏低、落后生产能力仍占相当比重、能耗大、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长期低水平发展积累的原因,也有近两年在市场需求拉动下,一些企业不顾产业政策,低水平盲目扩张所带来的后果。

  (1)厂点分散规模小,质量不稳标号低

  全国共有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水泥企业5000多家,企业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平均规模仅为22万吨,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水泥生产能力中55%左右仍为落后的立窑和小型干法中空窑,32.5级水泥等低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85%,42.5级及以上的约占12%,其余为特种水泥。我国混凝土标号大部分为C20、C30,而国外多为C50、C60。由于混凝土标号标准低,特别是立窑水泥产品质量不稳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寿命。

  (2)工艺落后能耗高,环境破坏污染大

  与新型干法水泥相比,小立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能耗高。由于目前采用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的能力还占相当比重,造成我国水泥工业整体能耗还比较高。

  水泥工业对环境影响主要是粉尘污染,其粉尘排放量占全国工业行业粉尘排放总量的40%左右。虽然国家对水泥行业的环保问题日益重视,水泥生产中的粉尘排放总量逐年降低,但污染问题仍很严重。目前多数立窑和干法中空窑企业粉尘排放浓度严重超标。

  (3)人均产出效率低,国际比较差距大

  2005年我国水泥企业全员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约800吨/人·年,其中小型企业仅200吨/人·年,中型企业为400—600吨/人·年,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已提高到2500—4000吨/人·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如德国为3015吨/人·年,法国为3273吨/人·年,日本已达到15000吨/人·年。

  (4)盲目扩张结构差,矿产资源浪费大

  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新增水泥产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明令禁止新建的立窑水泥,当前落后生产能力的重复建设仍未得到完全有效的遏制。主要原因:一是闲置立窑生产能力在市场的刺激下恢复了产能,并扩径改造提高产量;二是相当一部分已淘汰关闭的小水泥企业又投入生产,形成虚关实开的现象;三是在水泥市场形势较好的西部地区,不但一些应淘汰的立窑没有关闭,而且还有新建立窑的现象,东部地区一些水泥企业将拆除的立窑转移到西部地区恢复生产。盲目扩张进一步加大了结构调整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一些水泥企业不建矿山,采用民采民运方式,不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严重。

  尽管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团(Lafarge)一家的产能。从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经营区域性特点明显的水泥产品,龙头水泥企业在区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只有达到60%以上,才能起到稳定区域价格作用目前,世界前50家水泥巨头的生产集中度已达到60%以上。因此,要达到稳定区域水泥价格的作用,提高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仍是当务之急。

  二、中国水泥行业发展趋势

  从2006年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水泥产销量快速增长,价格前三季度企稳回升,第四季度加速上涨,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回升。我们认为,水泥行业已经走出了2005年的周期性低谷,于2006年基本复苏。

  供给是影响2007年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2005~2006年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左右的负增长使得2007年新增产能速度将下降,而落后产能在政府强制性政策和企业内生动力下将加速淘汰,预计2007年行业产能的增长率下降到2%左右。

  从Holcim进军印度水泥行业的案例来看,我们认为,外资大举进入中国水泥市场,将助推行业整合速度加快,提升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

  我们认为应该结构性看待此轮宏观调控对水泥需求的影响,在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工业投资这三个水泥去向中,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地区结构中,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拉动该地区水泥需求。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地区和购并中心,全球大水泥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将在深层次改变行业结构,水泥行业面临全球发展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manager
top
友情链接: